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旅游分享> 贵州省>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晴隆旅游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4道拐抗战公路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

世界公路奇观,抗战史上最伟大的弯道——24道拐抗战公路关隘在晴隆县城西南1公里,是史迪威公路的标识路段,起点于大水沟,盘旋于晴隆山脉和磨盘山之间的斜坡上。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

24道拐公路设计精巧,从晴隆山山脚的大水沟至鸦关关口,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66米,在60度的斜坡上以“S”型顺山势而建,蜿蜒盘旋至关口,全程约4公里,有24道拐,因此,称24道拐,堪称险峻公路建设史上的杰出典范。从关下仰望,如巨龙欲飞;在飞上俯瞰,似蛟龙逍游下山。在晴隆山观景台看24道拐,若是有雾,一层薄雾在山腰飘浮,24道拐像巨龙在雾中舞动,奇妙无穷,给人惊叹之感。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

24道拐关隘古代叫鸦关,是古代入滇的必经之地,昔日鸦关:“满目青磷夜聚,元猿昼啼失所,哀鸿尽瘁招徕,于是渐获宁宇。”鸦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鸦关之雄险,明清有诗吟诵:“鸟道从空辟,云接接汉通。摧毁林警犬吠,入夜照途穷。著树花成冻,连村火失红。杖游梅岒上,日晡诗难工”;“列戟峰高俯万山,云空叶积马蹄艰。一为行省衣冠地,便是雄图锁钥关。使者衔恩通北道,中郎飞檄定群蛮。弃繻驭无人说,何用长缨过此间”。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

从前,这里是蜿蜒的古驿道,大树参天。相传东汉名将寿亭候马援佐南征行于此地,时值烈日炎炎,人困马乏,口干舌燥,战马以蹄刮土,涌出一股清泉,饮之,人马渴解。后来在涌泉旁边建一庙宇,称“涌泉寺”,外设茶亭,供路人游人小憩。寺内供奉寿亭候像,像下有饮马池,前贤撰有碑记题曰:“甘泉”。寺旁山麓石上刻“甘泉胜迹”,“云陵山色”,“鸟道千重”摩崖石刻。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

24道拐抗战公路由贵州省路政局(局长马怀冲,字明亮,晴隆人)于1928年1月派贾善祥带队由黄果树至盘县初勘。之后,又派工程师周岳山领队复勘设计,并动工修建。工程异常艰险,用手锤、钢钎、钻子开山凿石,由于工具十分简陋,时值兵荒马乱的战争年月,其间24道拐公路修修停停,停停修修,直至1936年9月才竣工通车。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

抗战期间,日军-了海空运输线,滇黔公路成为国际援华物资的唯一运输通道,是运输抗战物资的“生命线”。24道拐公路是这条运输线上的必经险关,弯急路窄,经常堵车,车祸频繁。为保障中国和美军每天三千多辆运输车在三个月内将450万吨国际援华物资顺利运到抗战前线,美国盟军中国战区司令部陆军战时生产服务部驻晴隆办事处成立“公路改善工程队”,由美军工兵技术人员设计,美军驻沙子岭蒋坝营(吴家大院)“1880”工兵营于1942年会同晴隆县各族千余民工对24道拐公路进行改弯、扣宽路面、加固路基等项工程改造。晴隆民工自带粮食有饮具,露宿荒山野岭,用手锤、钻子日夜施工。24道拐公路改造竣工后,保障了45万吨国际援华抗战物资顺利达到抗战前线,为抗日战争的顺利做出了极大的历史贡献。改造后的24道拐公路是中美人民在第二反法西斯战争中并肩作战的友谱像征,成为中美人民世代友好往来的桥梁。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

2006年5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24道拐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扬中外,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饱览24道拐奇以观。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

近年来,在24道拐隆重举行过: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重走抗战路”,第二届“泛珠三角”汽车集结赛(贵州分站暨首届“史迪威”公路贵州晴隆段24道拐汽车爬坡赛),中国首届“史迪威公路”晴隆24道拐汽车爬坡赛等多项重大活动,中央电视台国际新闻频道、贵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作了宣传报道。2007年8月25日又有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天津电视台、重庆电视台、贵州电视台、云南电视台、福建东南台、浙江电视台、河北电视台、山东电视台、南京电视台、香港美洲卫视、阳光卫视等全国18家主流电视台“聚集”24道拐。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

二十四道拐位于晴隆县晴隆山,距晴隆县城南郊约1公里,古称“鸦关”。始建于民国24年(1935年),次年竣工,是当时黔滇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经之路,是著名的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标识,全长约4公里。公路依山就势筑造,工程艰险,山势陡峭,二十四道弯犹如游蛇前行,气势磅礴。山脚第一道拐与山顶第二十四道拐间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50米,坡的倾角约60度左右。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

二战时期,美国的援华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后,必须经滇黔线“二十四道拐”才能运送到前线和重庆,它成为盟军中缅印战区的交通大动脉,承担着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重任,被誉为抗战的“生命线”,现保留有“美军墙”、“美军车站”等遗迹。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

2014年8月,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上榜全国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名录;2017年5月,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入选中央14部委公布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

世界文化遗产

  •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

    屹立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西北红山上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中叶(公元641年),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布达拉宫缘何而建,一说是因为发展需要,松赞干布为巩固政权,将统治中心从山南泽当一带迁至拉萨,为了防御外来侵略,于是在拉萨红山上建造了红山宫,这是布达拉宫最早的称谓。另一说是松赞干布为迎娶大唐文成公主,

  • 鼓浪屿
    鼓浪屿

    鼓浪屿是厦门西南禺的一座小岛,面积1.77平方千米,以700米宽的海峡与市区相隔。岛上四季如春,岛上树木丛生,丘陵起伏,有海上花园的美称,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因为岛上有一中空巨石,海浪拍击声如鼓鸣而得名。岛上最高处叫日光岩,附近有民族英雄郑成功当年训练水师的水操台遗址。海边有菽庄花园,花园旁边的金

  •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是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镇,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0°14′,北纬26°52′。 古城位于县境的中部,海拔2400余米。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 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

  •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代皇帝及皇后之陵墓的简称,在北京西北约44公里的昌平县天寿山下的小盆地上,面积约40平方公里。从德胜门驱车直下,向北经沙河、昌平就可到达十三陵了。十三陵十三座墓陵的建筑布局、规制等基本相同,只在面积大小、建筑繁简等方面略有差异。其中明成祖朱棣所葬之墓——长陵,是十三陵中规模最大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