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旅游分享> 浙江省> 宁波市> 海曙旅游

天一阁博物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一阁位于宁波市天一街10号,在风光秀丽的月湖历史文化景区内。它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1566)之间,原为兵部右侍郎范钦藏书处,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私人藏书楼,1982年被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主人范钦,字尧卿,号东明,官至兵部右侍郎。他依据《易经》“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理论,取“以水克火”之意,把藏书楼定名为“天一阁”,阁前凿池,名“天一池”。范钦原藏书籍7万余卷,至解放前只剩1万3千多卷。保存下来的图书,绝大部分是明代的刻本和钞本,其中不少已是海内孤本,尤其是为数不少的明代地方志271种和明代科举录370种,更是研究我国明代历史的珍贵文献资料。同时,由于天一阁所具有的广泛的感召力,从本世纪50年代以来,陆续有一批藏书家将自己的藏书捐献给了天一阁,如张氏樵斋、朱氏别宥斋、孙氏蜗寄庐、杨氏清防阁、冯氏伏跗室等,现藏阁古籍达30余万卷,约13万册。天一阁已成为宁波藏书文化的象征,成为四明文献之邦的缩影。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现在的天一阁博物馆占地约26000平方米,天一阁藏书楼(宝书楼)是它的核心。它南临天一池和东园,北为尊经阁和明州碑林,东为千晋斋,西为范氏故居和东明草堂。环境雅致、幽静,充分显示了清幽旷然的读书、藏书环境。解放后,国家加大了对天一阁的投入,先后建成了新书库、东园、书画馆和南园,维修了陈氏宗祠、秦氏支祠、闻家祠堂,至今已初步形成了以宝书楼为核心,包括千晋斋、尊经阁、明州碑林、范氏故居、东明草堂的藏书文化区。以东园、南园为主的休闲文化区和由陈氏宗祠、秦氏支祠、书画馆组成的陈列开放区。

宝书楼,即天一阁藏书楼,砖木结构,硬山顶重楼式建筑,坐北朝南,面积约2.6万平方米,通高8.5米。斜坡屋顶,青瓦覆上,两层之间上下挑沿,东西两面弓形封火墙,墙面高出屋面一尺。大门开在中轴线,中间是大厅,三开间,地面水磨大方砖铺设,天花为方格“井”字结构,并绘有彩色图案。二层为一个通间,木地板,二层以书橱间隔,前后均开窗。上层为一个间,下层五开间,形成“天一地六”的格局。下层前后有长廊相互沟通。

宝书楼,即天一阁藏书楼,砖木结构,硬山顶重楼式建筑,坐北朝南,面积约2.6万平方米,通高8.5米。斜坡屋顶,青瓦覆上,两层之间上下挑沿,东西两面弓形封火墙,墙面高出屋面一尺。大门开在中轴线,中间是大厅,三开间,地面水磨大方砖铺设,天花为方格“井”字结构,并绘有彩色图案。二层为一个通间,木地板,二层以书橱间隔,前后均开窗。上层为一个间,下层五开间,形成“天一地六”的格局。下层前后有长廊相互沟通。

天一阁博物院

2001年6月秦氏支祠作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天一阁。祠系该氏后裔、旧时宁波钱业巨子秦际潮所建,竣于民国十四年(1925)。全部建筑共五幢,由照壁、门厅、戏台、大厅和后楼联成一条中轴线,东西两侧配以厢房,组成一座规模颇大的建筑群。该建筑的装饰,综合了历代宁波地方传统工艺的特色和风格,突出的是施用了大量的朱金木雕。此外尚有黄杨木雕、石雕和砖雕。它作为民国初期建筑的代表作品,是研究二十世纪初期和雕刻艺术的实物资料。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地址:宁波市海曙区天一街10号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类型:园林/花园古迹博物馆历史建筑

天一阁博物院

等级:AAAA

天一阁博物院

游玩时间:建议1-3小时

天一阁博物院

电话:0574-87293856

天一阁博物院

官方网站:http://www.tianyige.com.cn/

天一阁博物院

开放时间:

天一阁博物院

(夏令5月1日-10月31日)8:30-17:30;(冬令11月1日-次年4月30日)8:30-17:00。

天一阁博物院
东明草堂,为天一阁建成前范钦的藏书楼,正门前有獬豸浮雕。范钦号东明,故题其书室为“东明草堂”,又称“一吾庐”,东明草堂于1980年重建。

东明草堂,为天一阁建成前范钦的藏书楼,正门前有獬豸浮雕。范钦号东明,故题其书室为“东明草堂”,又称“一吾庐”,东明草堂于1980年重建。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书画馆,在秦祠西侧,有宅六栋:云在楼,博雅堂,昼锦堂,画帘堂,状元厅,南轩。

书画馆,在秦祠西侧,有宅六栋:云在楼,博雅堂,昼锦堂,画帘堂,状元厅,南轩。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秦氏支祠,建于民国十二年至十四年(1923年—1925年),系秦氏族人为祭祖先而建。祠堂以照壁、台门、戏台为中轴线,五间二弄、前后三宸,两侧置有配殿、看楼,建筑面积一千四百余平方米。戏台的屋顶由十六个斗拱承托,为单檐歇山顶。穹形藻井由千百块经过雕刻的板榫搭接构成,盘旋而上。祠堂建筑融合了木雕、砖雕、石雕、贴金、拷作等民间工艺。 秦氏支祠于1981年被宁波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进行维修,历时三年,已按原貌修复,1994年5月向社会开放。

秦氏支祠,建于民国十二年至十四年(1923年—1925年),系秦氏族人为祭祖先而建。祠堂以照壁、台门、戏台为中轴线,五间二弄、前后三宸,两侧置有配殿、看楼,建筑面积一千四百余平方米。戏台的屋顶由十六个斗拱承托,为单檐歇山顶。穹形藻井由千百块经过雕刻的板榫搭接构成,盘旋而上。祠堂建筑融合了木雕、砖雕、石雕、贴金、拷作等民间工艺。 秦氏支祠于1981年被宁波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进行维修,历时三年,已按原貌修复,1994年5月向社会开放。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司马第,为范钦住所,由范钦官职得名,藏有范钦官服复制品和范家世系表。位于月湖深处,林木荫翳,规模丰敞,1996年完成整修恢复司马第台门、耳房。

司马第,为范钦住所,由范钦官职得名,藏有范钦官服复制品和范家世系表。位于月湖深处,林木荫翳,规模丰敞,1996年完成整修恢复司马第台门、耳房。

天一阁博物院
范氏故居,原为范宅东厅,为范氏后裔居所,现存建筑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现作为天一阁发展史陈列的一部分,展示范氏私藏时期的历史内容。

范氏故居,原为范宅东厅,为范氏后裔居所,现存建筑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现作为天一阁发展史陈列的一部分,展示范氏私藏时期的历史内容。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麻将起源地陈列馆,原为陈政钥先生家族宗祠,陈列了麻将史、与宁波关系史,并展示了世界各地麻将牌种类。

麻将起源地陈列馆,原为陈政钥先生家族宗祠,陈列了麻将史、与宁波关系史,并展示了世界各地麻将牌种类。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东园,位于天一阁东南,占地约6000平方米。自1959年始,平整土地,种植竹木,移迁石亭、铁牛、石虎于此,园林初具雏型。1974年将搜集的69通碑石嵌入围墙。1982年东园扩建,挖土成池,堆土为山,环园建廊,又移建清末建筑两幢,1986年告竣并对外开放。景点有 假山,明池、长廊、碑林、白鹅亭、八狮亭、凝晖堂、东大厅等。

东园,位于天一阁东南,占地约6000平方米。自1959年始,平整土地,种植竹木,移迁石亭、铁牛、石虎于此,园林初具雏型。1974年将搜集的69通碑石嵌入围墙。1982年东园扩建,挖土成池,堆土为山,环园建廊,又移建清末建筑两幢,1986年告竣并对外开放。景点有 假山,明池、长廊、碑林、白鹅亭、八狮亭、凝晖堂、东大厅等。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前为“天一池”通月湖,四周叠砌假山、修亭建桥、种花植草,建筑园林。园林以“福、禄、寿”作总体造型,用山石堆成“九狮一象”等景点。藏书楼西侧生活区与藏书楼利用防火墙隔开,并使两者的门错开。藏书楼周边拥有大量的安全出口。

天一阁前为“天一池”通月湖,四周叠砌假山、修亭建桥、种花植草,建筑园林。园林以“福、禄、寿”作总体造型,用山石堆成“九狮一象”等景点。藏书楼西侧生活区与藏书楼利用防火墙隔开,并使两者的门错开。藏书楼周边拥有大量的安全出口。

天一阁博物院
尊经阁,原先位于宁波府学内,建于光绪年间,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天一阁重建时迁入天一阁内,建筑格局为重檐歇山顶,内藏御赐书籍和儒家经典。尊经阁原为清光绪年重建,仍保持原来重檐歇山顶建筑结构。

尊经阁,原先位于宁波府学内,建于光绪年间,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天一阁重建时迁入天一阁内,建筑格局为重檐歇山顶,内藏御赐书籍和儒家经典。尊经阁原为清光绪年重建,仍保持原来重檐歇山顶建筑结构。

明州碑林,共有碑173方。年代最早的为宋碑,共8方,占8.7%,其中又以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的《众乐亭诗刻》为最早。该碑原在月湖贺秘监祠,解放后迁入。碑上刻有钱公辅、王安石、司马光等15人诗20首。碑林大多为明清时期的碑,各占36%和40%,成为明州碑林的主体。最晚的为1988年立的《天一阁东园记》,系陈从周所撰、沈元魁所书、顾廷龙篆额,张根方刻字。碑文记述了天一阁东园的建设情况。

明州碑林,共有碑173方。年代最早的为宋碑,共8方,占8.7%,其中又以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的《众乐亭诗刻》为最早。该碑原在月湖贺秘监祠,解放后迁入。碑上刻有钱公辅、王安石、司马光等15人诗20首。碑林大多为明清时期的碑,各占36%和40%,成为明州碑林的主体。最晚的为1988年立的《天一阁东园记》,系陈从周所撰、沈元魁所书、顾廷龙篆额,张根方刻字。碑文记述了天一阁东园的建设情况。

千晋斋,民国时期.甬上学人马廉藏有晋砖干余枚,言其藏室曰“千晋斋”。在天一阁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重修之后,其将自己收集的晋砖全部捐赠给天一阁, 天一阁在尊经阁西边特辟一室予以储存陈列,仍名“千晋斋”。1959年,天一阁扩建,将征购的天一阁东首的5间民房修茸一新,辟为陈列室,“千晋斋”迁于此。

千晋斋,民国时期.甬上学人马廉藏有晋砖干余枚,言其藏室曰“千晋斋”。在天一阁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重修之后,其将自己收集的晋砖全部捐赠给天一阁, 天一阁在尊经阁西边特辟一室予以储存陈列,仍名“千晋斋”。1959年,天一阁扩建,将征购的天一阁东首的5间民房修茸一新,辟为陈列室,“千晋斋”迁于此。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藏书

范钦(1506—1585),字尧卿,号东明。明代著名藏书家,鄞县城内月湖西(今海曙区)人。公元1532年(嘉靖十一年)举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与张时彻、屠大山称为“东海三司马”。他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的主人。 生平事迹 建天一阁 范钦最著名的事迹就是主持建筑天一阁。在宁波市月湖之西,有一座闻名中外的古建筑,那就是明代嘉靖年间兵部右侍郎…… 范钦详细信息++

天一社区:天一社区地域范围东起偃月街,南接柳汀街,西至长春路,北邻三板桥街,总面积约0.26平方公里。 天一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1年6月23日,辖区内居民住户2213户,户籍人口达5800余人,其中常住人口达3307人,暂住人口有1100余人。60岁以上老年人达1218人。社区内有32幢楼房(老式新房),105只老墙门。有机关、大小企事业单位17家。社区内…… 天一社区详细信息++

世界文化遗产

  •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

    屹立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西北红山上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中叶(公元641年),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布达拉宫缘何而建,一说是因为发展需要,松赞干布为巩固政权,将统治中心从山南泽当一带迁至拉萨,为了防御外来侵略,于是在拉萨红山上建造了红山宫,这是布达拉宫最早的称谓。另一说是松赞干布为迎娶大唐文成公主,

  • 鼓浪屿
    鼓浪屿

    鼓浪屿是厦门西南禺的一座小岛,面积1.77平方千米,以700米宽的海峡与市区相隔。岛上四季如春,岛上树木丛生,丘陵起伏,有海上花园的美称,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因为岛上有一中空巨石,海浪拍击声如鼓鸣而得名。岛上最高处叫日光岩,附近有民族英雄郑成功当年训练水师的水操台遗址。海边有菽庄花园,花园旁边的金

  •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是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镇,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0°14′,北纬26°52′。 古城位于县境的中部,海拔2400余米。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 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

  •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代皇帝及皇后之陵墓的简称,在北京西北约44公里的昌平县天寿山下的小盆地上,面积约40平方公里。从德胜门驱车直下,向北经沙河、昌平就可到达十三陵了。十三陵十三座墓陵的建筑布局、规制等基本相同,只在面积大小、建筑繁简等方面略有差异。其中明成祖朱棣所葬之墓——长陵,是十三陵中规模最大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