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守居园池 AA级景区

  • 绛守居园池系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内西侧高地之上,面积14640平方米,是我国现存唯一的隋代州府园林。 园池始建于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由当时的内军将军临汾县令梁轨修建,他还体察民情,见百姓饮水困难,庄稼干旱,于是从城北30里处的鼓堆泉,导水开渠灌田,引余波贯牙城,蓄为池沼。 园林内春...[详细]

绛州三堂

  • 看 点: 钟楼位于最南端,始建于北宋年间,后历代均有重修。钟楼上有一口万斤古钟,是绛州三楼中最古老的文物。乐楼原是一座舞台,分上下两层,装饰华丽。鼓楼是城内最高的建筑,始建于元朝,造型简洁大方。   介 绍: 位于新绛县西部,三楼分别是钟楼、乐楼、鼓楼。明清时州府县城多有市楼,俗称鼓楼。唯...[详细]

清濂洞

  • 清濂洞自然风景保护区位于新绛县泽掌镇乔沟头村第9居民组(黄土坡)北3千米处的姑射山东南面半山腰。坐西向东,东西长约88米,南北宽约50米,分布面积4400余平方米。创建于唐。天然石洞,不规则半圆形,近前沿崖壁处,洞内设主、次神坛,主神坛为仰覆莲花座,长7.4米,宽6.14米,高1.32米。其西北有洞...[详细]

新绛城隍庙

  • 城隍庙原建于明洪武年间,历有修葺。现存建筑是2011年新绛县委、县政府投资1200万元,拆除了党校,对照清光绪版《直隶绛州志》中的建筑图,在其原址上复建的。中轴对称布局,主要建筑有:牌楼、山门、献殿、东西配殿、主殿、东西廊房、放生池、寝宫、东西耳殿、十八层地狱。为前朝后寝的形制,体现了古代州一级城隍...[详细]

新绛县博物馆

  • 新绛县博物馆,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历史博物馆,位于国保单位新绛龙兴寺内。新绛县博物馆始建于1950年,原名新绛县文化馆(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三位一体),1984年6月26日三馆分家改为现名,馆址位于新绛县龙兴广场2号,内设办公室、保卫科、财务室等机构,在编12人,隶属新绛县文物旅游局。 龙兴寺内的碧落...[详细]

白台寺

  • 白台寺,(第六批国保)。位于新绛县城西北20公里的光马村西南。寺院建在雨水冲刷的沟壑的中间台地上,寺院创建年代不详,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重修;金世宗完颜雍、章宗完颜璟大定、明昌年间(公元1161——1190年)亦有重修;元、明、清皆有补修。现存主要建筑有法藏阁、东西耳殿、释迦殿、后大殿及西厢...[详细]

福胜寺

  • 福胜寺,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绛县泽掌镇光村北。据寺内所存“尚书礼部牒”记载,该寺为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太宗李世民敕建,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赐名“福胜院”,宋、元两代曾予补葺,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498年)又加以重修。整个寺院建筑错落有致,高低参差,座北向南,中轴线有山...[详细]

光村遗址

  • 光村遗址(第一批省保) 时代:新石器 地址:新绛县城西北约5公里处的光村北约100米处 北依吕梁山南部,东望汾河,属临汾盆地边缘地带的山前缓平坡地。地形北高南低,面积约50万平方米,50年代发现,1993年和1994年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遗存以仰韶文化为主并涵盖了仰韶早期至庙底沟文化、西王村上层文化...[详细]

护国善庆寺

  • 护国善庆寺,位于新绛县城关镇西关村南堡沿土崖之上。系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奉敕始建,清康熙年间重修。据传,五台山佛派流源,虔敬文殊菩萨,儒人众多,供演佛事。原寺观广阔,寺址近25亩,另有田产30亩。寺院自南而北,拾级而上。山门前有影壁。建有南北佛殿,南殿左右建有钟鼓二楼及东西...[详细]

龙兴塔

  • 会冒烟的奇塔—龙兴塔,位于新绛县城北街顶端的高崖上。当你从县城南关下车,涉过那座人工搭成的小浮桥,或者坐车从浮桥上游的汾河大桥通过,一踏上热闹非凡的新绛县城的街头,纵目远眺龙兴塔的腾烟。 渐近新绛,在卧牛式的县城,第一眼就可以看到龙兴塔,它居于县城置高点,又高耸挺拔,显得十分显眼,它仿佛向你招手致意...[详细]

乔家花园

  • 乔家花园,位于县城内仁义巷内,系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乔家花园面积较大,现仅留一四合院建筑。该院坐北向南,有石刻楹联。南边正中辟门,四面建筑俱为上下两层,硬山顶。北房面阔5间,进深2间,前有插廊,西北、西南角均连一小院。据北房梁记载板载: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创建。...[详细]

泉掌关帝庙

  • 泉掌关帝庙位于新绛县泉掌镇泉掌村中心西邻泉掌村委会。坐北向南,东西长19.6米,南北宽21米,占地面积412平方米。现存正殿,创建年代不详。据殿内梁脊板及石刻记载,明弘治八年(1495年)、弘治十年(1497年)、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雍正八年(1730年)、雍正九年(1731年)、乾隆五年(...[详细]

新绛三官庙

  • 三官庙(第六批国保) 时代:元 地址:新绛县县城内韩家巷西口 俗称葫芦庙。据庙内彩塑主像胸中木柱上纪年,该庙为元至正元年(1341年)创建,明清均有修葺。现仅存献殿和正殿,为元代所建。 庙坐东朝西,两建筑紧密相连。献殿面阔一间,进深二间,平面呈方型,屋顶为十字歇山顶,正面设六扇板门。斗栱四铺作单下昂...[详细]

稷益庙堂

  • 稷益庙,俗称阳王庙。在山西新绛县城西南20公里阳王村。是供奉后稷和伯益的庙堂。伯益又称伯医,相传为大禹之臣,佐禹治水有功;稷植百谷,传为谷神,后稷始教民稼穑于此,故建庙祀之。 稷益庙,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重修东岳稷益庙碑》记载:“阳王之墟者,东岳稷益庙也。罔知肇自...[详细]

钟楼、鼓楼、乐楼——绛州三楼

  • 绛州三楼系指钟楼、鼓楼、乐楼。位于新绛县城西部高垣之上。明清时州府县城多有市楼,俗称鼓楼,唯绛州三楼并峙,南北鼎形排列,钟楼在南,乐楼在东,鼓楼偏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鼓楼 据碑记创建于元至正年间,明清均有重修。现存木结构为明代遗构。因年久失修,1994年进行抢救性翻修并彩绘,现面貌已焕然一新...[详细]

隋代花园绛州大堂

  • 绛州大堂,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绛县城的新绛中学园内,是绛州州府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唐代,为历代州府理事之所,唐太宗李世民曾命张士贵在此设帐募军,所以又名“帅正堂”。“薛仁贵从军”等故事也源于此。 张士贵(公元585—657年),字武安,河南卢氏人。善骑射,臂力过人。隋朝末年隋炀帝横政暴敛,百...[详细]

绛州文庙

  • 文庙,系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绛县城内四府街。占地面积一万零六百七拾平方米。创建年代待考。据庙内存宋人集刻晋右军将军王羲之书碑《重修夫子庙碑记》记载,推断文庙至迟为宋代所建,以后元、明、清屡经增修,是一处很有特色的古建筑群。现存建筑中轴线依次为照壁、泮池、棂星门、大成殿、西厢房数间等。其明伦...[详细]

白胎寺

  • 又名普代寺。在山西新绛县城西北20公里光马村西侧。创建年代不详,重修于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金大定明昌间重建,元至正五年(1355年)局部重葺,明、清 两代又予补修,现存主要建筑有法藏阁、垛楼、释迦殿、后大殿、两厢配殿等。法藏阁三层,金代创修,元代重葺,依土崖建造,宽三间,歇山顶,设勾栏平座...[详细]

碧落碑

  • 在山西新绛县城内龙兴寺。寺始建于唐,原名碧落观。碑在观内,故名。宋太祖寓此,改名龙兴宫,后因僧人占居,又改龙兴寺。碑文书法厅古,行笔精绝,以大篆著名。《山右金石存略》谓,道人祈求刻碑,关门闭目,-三日,开门了望,仙鹤双双起舞,碑文宛然刻成。碑高2.26米,宽1.03米,厚21厘米。碑文刻于唐总章三年...[详细]

净梵寺大殿

  • 净梵寺大殿 净梵寺大殿(第四批省保) 时代:元 地址:新绛县泽掌镇泽掌村 创建于宋嘉祐八年(1063年),后历代均有修葺。现仅存元代大殿。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建筑面积235平方米。斗栱五铺作双下昂,殿内使用减柱造,施大内额,梁架结构为六椽栿通达前后檐,元代特征显著。泽掌镇:泽掌镇地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