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园

  • 北半园即陆氏半园,占地1130平方米,位于白塔东路60号。该园为清乾隆年间沈其奕所筑,清咸丰年间道台、安徽人陆解眉建,取名“半园”,又因在仓米巷史氏半园之北,俗称“北半园”。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92向公众开放。 清咸丰年间道台、安徽人陆解眉建,取名“半园”(因在仓米巷史氏半园之北...[详细]

沧浪亭

  • 沧浪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 沧浪亭始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近戚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池馆。宋代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进行修筑,傍水造亭,因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题名“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长诗,诗中以“...[详细]

畅园

  • 畅园,在养育巷庙堂巷,1998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清代,西宅东园,其占地约2761平方米,宅分两路,正路六进,西路三进。正路第三进为主厅,面阔三间9米,进深7.5米,前带左右两廊,园面积约1414平方米,以狭长水池为中心,绕以桐华书屋、留云山房、涤我尘襟(船厅)和延晖成趣、憩间、待月等...[详细]

苏州文山寺

  • 文山寺位于姑苏城西北的文丞相弄内,是苏州市唯一的一座尼众丛林(俗称尼姑庵)。它虽然没有像西园寺、寒山寺、灵岩山寺那样令人瞩目,但历史悠久已越八百载。苏州文山寺背枕桃花坞,面临中市,现占地面积2206.19平方米,建筑面积2889.69平方米,为南宋古寺,迄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 文山寺原址为文山寺、...[详细]

鹤园

  • 鹤园位于苏州市韩家巷。清光绪年间道员洪鹭汀始筑,因俞樾书有“携鹤草堂”匾而取名“鹤园”。园中池水似鉴,修廊如虹,风亭月馆掩映于山石之间。园未竣,洪离苏,一度借为农务局。后归吴江庞屈庐,其孙庞蘅裳复加修建,一时成为文人雅集酬唱之地,词人朱祖谋曾寓居于此。园中有朱氏手植的宣南紫丁香一株,花时清香满园,沁...[详细]

伍相祠

  • 伍相祠相祠紧挨城河,与城楼为邻,于1988年翻建,是纪念一代忠臣伍子胥的庙宇。 伍相祠分东西两院。东院由厅堂、廊亭和花园组成,庭院内点缀花木湖石,四周曲廊,翠竹石笋掩映于漏窗之外。西院庄重肃穆。正殿三间为伍相祠,“气壮山河”的横匾下,高约4米的伍子胥彩绘塑像栩栩如生,令人肃然起敬。坐像前有一抱柱联...[详细]

罗汉院双塔及正殿遗址

  • 罗汉院双塔及正殿遗址位于中国东部江苏省苏州市凤凰街定慧寺巷22号,是一处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年)的古塔及大殿建筑遗址。 罗汉院双塔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两座塔的规模和结构完全相同,均为八角形0式砖结构塔,塔身通高33.3米,共7层,底层每边宽5.5米。塔身各层仅四面辟门,其余...[详细]

苏州瑞光塔

  • 瑞光塔是位于苏州盘门内的一座宋代古塔。始建于247年(东吴孙权赤乌十年),13层。宋代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重建时改为7层8面。高约43米。 瑞光寺塔习称瑞光塔,位于城西南盘门内,195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瑞光寺初名普济禅院,据志书记...[详细]

山塘街

  • 古城苏州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城内水港交错,街衢纵横,晚唐诗人杜荀鹤有诗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在苏州众多的街巷之中,名胜山塘街,被称誉为“姑苏第一名街”。其原因:一是山塘街是一条有1100多年历史的古街;二是它的格局具有最能代表苏州街巷的特点;三是它与许多名人、名事相关...[详细]

听枫园

  • 听枫园位于庆元坊,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同治光片年间,曾属于苏州知的湖州人旲云筑宅园于此,因园内有古枫婆娑,名“听枫园”。吴白称:“宅居不广,小有花木之胜。”在小型园林中,此同以玲珑精致见长。俞樾就曾以听枫园之“精”,自居曲园之“微”,相评量。吴云善书法,好收藏鉴赏金石,园中左图右...[详细]

西园寺 AAAA级景区

  • 西园寺始建于十四世纪元至元年间(1264-1294)的西园寺是戒幢律寺和西花园放生池的总称,坐落于苏州市西园弄,位于苏州金门外下塘街。该寺始建于元代,初名归元寺。十七世纪明代茂林律师来此住持,政为戒幢律寺,成为著名的律宗道场之一。现存殿宇多为清末民初所建,是苏州市内规模最大的寺院。现西园寺包括寺宇和...[详细]

蔼庆堂

  • 蔼庆堂位于苏州市姑苏区王洗马巷7号,即万氏宅园。是带有园林风格的典型民居庭院,始建于清末,传为光绪年间河道总督任道镕的别墅,后归万氏所有,因此也称万氏花园。 坐北朝南,原为三路四进,从大门入内,依次是中路的门厅、轿厅,再往里,中路、西路各存一座五开间的楼房。此处宅园的精华包括东部的园池和东南一隅的书...[详细]

范氏义庄旧址

  • 范义庄,位于苏州市姑苏区人民路范庄前32号,现为苏州景范中学所用。存旧日祭祀范文正公的享堂,为原范文正公祠的主体建筑。享堂单檐歇山造,南向,面阔七间24米,进深12米,高约9米,规制颇宏。此堂虽是清代重建,但扁作梁架和青石覆盆柱础犹存明代遗制,苏式彩绘依稀可辨。 范义庄原有岁寒堂、松风阁等建筑。南宋...[详细]

景海女子师范学校旧址

  • 景海女子师范学校旧址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苏州大学本部校园内,建成于1902年,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现为苏州大学的一部分,基本保持原有布局。主要建筑有红楼、礼堂(敬贤堂)、崇远楼、彤云楼(现改名凤鸣楼)、绿波楼(现改名绿楼)及附属建筑传达室(现名读者服务部)、厚德亭(现名陶然亭)保存完好,总...[详细]

苏州普济桥

  • 普济桥位于苏州山塘街西段,跨山塘河。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建,因桥侧普济堂得名。乾隆五十八年(1793)、道光二十一年(1841)、民国14年(1925)重修。三孔石拱桥,花岗岩砌筑,南北走向,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筑。全长38.69米,中孔净跨9.16米,矢高4.37米,桥面中宽4.05米。南次孔...[详细]

大石头巷吴宅

  • 吴宅位于大石头巷35-37号。前门北向,后门通仓米巷,三路五进,占地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90平方米。中路有轿厅、大厅、楼厅等,大厅、楼厅前各有砖雕门楼。大门不设门厅而置半亭,东西设廊达轿厅。第四进为平屋五间,南院设两厢。第五进为楼房五间。第四、五进坐北朝南,从后门出入。 历史沿革: 民国29...[详细]

顾野王墓

  • 顾野王,字希冯,吴郡吴(今苏州)人,博学多才,于经史、天文、地理、卜筮、篆隶、训诂无所不通,兼善丹青,“画草木尤工”,撰有《玉篇》、《舆地志》、《符瑞图》、《玄象表》、《分野枢要》、《续洞冥记》等书。初仕梁,为太学博士。梁亡入陈,仕至黄门侍郎、光禄卿。卒赠秘书监、右卫将军。《陈书》及《南史》皆有传。...[详细]

江苏巡抚衙门旧址

  • 江苏巡抚衙门旧址位于苏州市姑苏区书院巷20号。旧址原为鹤山书院所在地,明代永乐年间改为衙署。1982年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现由苏州卫生学校保护管理。 历史沿革: 衙门旧址所在地书院巷是苏州城区南部的一条街巷。唐称南宫坊,有牌坊立于巷东口。宋起即称南园巷,后因宋理宗赐魏了翁宅于此,并书赐“鹤山...[详细]

潘世恩宅

  • 潘世恩宅位于城区临顿路钮家巷,原名留余堂,又称太傅第。200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潘士恩宅原有房屋三路六进,后部园林仍以凤池园为名。如今园已废毁,尚存住宅三路四进,占地2135平方米,建筑面积1484平方米。 历史沿革: 潘世恩历乾嘉道咸四世,在朝五十余载,官至三公,位极人臣,为清代汉臣中...[详细]

三茅观巷沈宅

  • 三茅观巷沈宅为清代古建筑,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沈宅位于城区三茅观巷26号,清代建筑。坐北朝南五路,建筑面积4600余平方米,多为楼房。西路有五开间走马楼,装修精致,台口雕花篮、梅花撑等。前后皆有翻轩。东路第一、二进为中西合璧式走马楼,窗格、台口雕花。中路有五开间两隔厢堂楼,鹤颈式前翻轩,年代较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