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云塔

  • 导 游 慈云塔最早建于赤乌三年(238-251年),相传三国时,孙权将夫人尚香诓骗回东吴后,国太建塔,让公主登塔西望蜀道,寄托绵绵情思,故留下“望夫塔”的传说。介 绍 塔身六面五级,砖木结构,由塔壁、回廊、塔心组成。塔内的第四、五层有楠木刹柱直透顶端。 每逢夕照之时,登塔远眺,北望洞庭,南瞰麻溪,...[详细]

静思园 AAAA级景区

  • 导游 为2003年由民营企业家陈金根先生花费十年时间建造的私家园林,国家4A级旅游景点,号称“江南最大的私家园林”。 虽是新园,但园中不乏百年古物。 汇聚了明代太湖西山的“楠木厅”,道光元年广东人的“揭普丰会馆”,上海老城厢清代的“弘雅堂”、“拜石轩”,苏州城区明末清初的“福寿厅”、“静远堂”、“绣...[详细]

盛泽

  • 导 游 盛泽位于吴江市最南端,以“日出万绸,衣被天下”而闻名于世。 三国时,吴赤乌三年(240年)吴司马盛斌在此屯兵结寨,后人称之为盛寨。因西濒大水,寨又改为泽,延用至今。  看 点 盛泽丝绸 已有3000余年历史,早在明清时期盛泽就有织机近万台,历史上曾与杭州、苏州、湖州并称为中国的“四大绸都”。...[详细]

师俭堂

  • 师俭堂位于江苏吴江震泽镇,为江苏与浙江的交界处。 师俭堂曾为震泽望族徐氏所有。宅院占地二千多亩,坐北朝南,面阔五间,六进高墙深宅,共有大小房屋147间。院内集河埠、行栈、商铺、街道、厅堂、内宅、花园、下房于一体,街中建宅,宅内含街。建筑布局上三条轴线巧构空间组合,营造出凝重古朴的传统中式风格,兼具官...[详细]

先蚕祠 AA级景区

  • 时代:清 地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五龙路口 在古代,蚕神有着重要的地位,汉族劳动人民为了向蚕神表示敬仰,并表达蚕农对来年丰收的美好希冀,所以蚕农们对蚕神进行祭祀,并衍生出许多风俗。 先蚕祠是汉族古典庙堂式建筑,正面门楼飞檐斗拱,气势轩昂。旁侧是八字形清水砖壁,朴素雅洁,再前过栅门是小广场,...[详细]

震泽古镇 AAAA级景区

  • 震泽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西南部,为江南五大桑镇之一。镇内慈云塔高耸,遗“三国孙吴流风;禹迹桥拱伏,传上古圣贤伟业;小巷悠长,古韵犹存;师检堂、思范桥,诉说百年沉浮。天文学家王锡阐博览群书,学究天人,兼通中西之学,其所著的《晓庵新法》三百年来称颂学界。在继中国亚麻绢纺名镇、中国麻纺集群产业基地等称...[详细]

广福村遗址

  • 广福村遗址位于苏州市吴江区桃源镇西南约3公里。遗址现存面积28000平方米,于1984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94年苏州博物馆考古部和吴江市文物陈列室进行了考古调查。1996年配合广福村基建,苏州博物馆考古部和吴江市文物陈列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遗址主要文化遗存为马家浜文化(晚期),距今6000多...[详细]

盛泽中和桥

  • 中和桥,位于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王家庄街,跨市河。始建年代未详。清道光四年(1824)重建。东西走向,单孔梁式结构,全用花岗石砌筑路。中宽2.65米,堍宽3.05米,长18.50米,高3.70米,跨度5.50米。两桥台各有一拱形汇水孔,上有眉额,南为“波月”、“媚川”;北为“悒秀”、“梯云”。两侧桥联...[详细]

周宫傅祠

  • 周宫傅祠在南新街庙桥弄内,是清乾隆六十年(1795)为祭祀工部尚书周元理而建的专祠。周元理一生为国家鞠躬尽瘁,廉洁奉公。在其病逝后,乾隆皇帝非常痛心,亲自为其写“谕祭文”。 周宫傅祠坐南朝北的大殿规整宏大,斗拱、枋条、柱头、悬花篮都有木雕,而且雕工精细。粗大的木柱下有覆莲式青石础,十分古朴。其正门前...[详细]

同里长庆桥

  • 长庆桥位于崇本堂门前,跨东柳圩、道士埭西市河。始建无考,重建于同治十二年(1873)八月。1986年9月6日【同镇(86)字第64号】列为同里镇文物控制单位。1994年7月29日【吴政办[1994]字第75号】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 长庆桥 长庆桥 长庆桥,旧名福建桥;明成化(1465--1...[详细]

澄思堂

  • 澄思堂(富观街34号) 位于南旗杆西首,石皮弄东,朝南面河。建于清末,系吴传生宅第。共有房屋3进9间195平方米。澄思堂第一进是一间墙门间,沿街对外是4扇竹丝墙门,中部原有退堂门,上方小阁上过去是家堂;第二进为一间走路间,1963年曾因屋檐塌落而大修,并隔出通道,东部做什杂间,80年代后由同里书法教...[详细]

垂虹桥遗迹

  • 垂虹桥素以“江南第一长桥”闻名遐迩,位于吴江市区东门外,旧名利往桥,俗称长桥,始建于宋庆历八年(1048年),其时为木结构,有一座名曰“垂虹”的亭子翼然立于桥心。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重建,为85孔,大德八年(1304年)增至为99孔。泰定二年(1325年)易石重建,为62孔,桥中间有三大孔凸起...[详细]

春晖堂又称叶家墙门

  • 春晖堂又称叶家墙门(上元街171号) 位于严家廊下中端,朝南,南接礼善堂,北连教师住宅区,东、西为民居。建于清末,系叶氏祖宅。现存房屋两进,第一进东部是5开间平房,西部是4开间楼房,两边带平厢房,房前天井用大块碎石铺设;第二进东部是4开间平房,西部是5开间楼房,房前天井也用大块碎石铺设,窗大部分是蛎...[详细]

得春桥

  • 得春桥 位于南旗杆东起端,跨东、西两圩,初建无考。明天顺中,里人何蕃、周信重建,成化中再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项祥甫等募资重建,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里人王铨、王廷锦、凌学濂、陆廷聘等募资又重建。1964年移建得春桥为公园桥,为钢筋水泥桥。1999年为协调古镇风貌,政府出资重建,改水泥...[详细]

东新桥

  • 东新桥 位于新填地东端,跨东、成字两圩,在成字圩西北角,东距东溪桥半里许。该处一向无桥,仅有渡船往返。民国以后,成字圩西部工商业逐渐发展,电气公司、火油公司、电话电报局及米业工会等相继建立,架桥兴市势在必行。民国16年(1927年)兴业电气公司股东之一薛淦夫组办公益社,发起筹资倡捐建桥,桥址南端选在...[详细]

东溪桥

  • 东溪桥 位于烂树头东首,跨东、成字两圩,桥为拱形,初建于元至顺元年(1330年),明永乐中李传等重建。成化三年里人丁原吉、顾昶等鉴于“东溪桥距湖不半里,风涛作时,川圯低隘,行人苦之。昶捐资六百金,移建于内(今址),改为东新桥,为镇上诸桥之冠”。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里人重建,复为东溪桥,习称大东...[详细]

福如堂

  • 福如堂位于竹行埭同泰弄西端,嘉荫堂南出口。该堂东部为徐氏祖产称老宅,西部(原街道办)于清末民初翻建过称新宅。福如堂为普通老式砖木结构房屋,现存房屋5进50间1133平方米。该堂体量较大,房屋较陈旧,结构简单,无门楼和雕刻。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列为新发现文物,予以保护。...[详细]

谷香村

  • 谷香村(竹行街13号) 位于竹行埭中段,原南北店铺,隔街相望,现仅存南店铺,座南朝北,东为点心店,西连原太湖园饭店,南临河,北面街。创办于清宣统年间(1909-1911),是驰名遐迩的名牌老店,以营销茶食糖果为主。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列为新发现文物,予以保护。...[详细]

亨复堂

  • 亨复堂(新填街210号) 位于中川路,明清街西出口北侧。(中川路位于新填地东首,其北侧附近为亨复堂)由任家老宅和任家新宅两部分组成。任家老宅又称任家北账房,所置年代在退思园之前;任家新宅又称任家南账房,于民国9年左右翻建。该堂房屋分布不规则,难分进数,多数房屋朝南,也有朝东和朝西。北账房中尚存一幢三...[详细]

鸿寿堂

  •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浒泾街鸿寿弄3号,为明代建筑,原为清乾隆年间工部尚书周元理之从弟周王图(字文河,为贡生,工诗文,著有《写心集》、《涤砚斋诗草》)的旧宅,共有7进,现存5进。 鸿寿堂在第三进,为一平厅,三开间,建筑面积171平方米。据镇志记载,鸿寿堂的其他几进,都是周氏新建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