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奎光阁

  • 奎光阁位于福安市莲池广场南边金山顶。始建不详,现存为同治十年(1871)重建。祀奎星。阁三层楼,占地面积160平方米,坐北向南,平面呈八角形,穿斗木构架,攒尖顶,鹊尾脊。八根内柱直通屋顶,八根内檐柱通至三层作围栏柱,八根外檐柱直通至二层作围栏柱。底层北面屏壁后设木梯。角檐下施角鱼、垂灯和象鼻,雕刻精...[详细]

福安凌霄塔

  • 凌霄塔,俗称江家渡塔,位于福安市城南江家渡村后的旗顶山(文笔山)上。风水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塔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崇祯四年竣工。塔石构八角七层楼阁式,修复前,因雷击而余六层,残高二十二米。现已修复七层及塔刹。1984年10公布为县级保护文物。2007年4月维修,2008年10月竣工。现为...[详细]

薛令之故居遗址

  • 闽东廉溪,溪水如玉带绕着一座古村落,这里是福建第一位进士薛令之的故里廉村。 廉村位于福安市溪潭镇,原名石矶津,说起因何改村名,还有一段久远的往事。据薛氏宗谱记载: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薛令之“文破八闽之荒”,考中进士,官至左补阙兼太子侍讲。唐肃宗即位后,为嘉奖恩师薛令之廉洁刚直的高风亮节,赐村...[详细]

穆云畲族乡生态旅游区 AAA级景区

  • 穆云畲族乡生态旅游区是国家级AAA级景区,旅游资源丰富,畲族风情浓郁,特色景点闻名遐迩。景区位于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级景区——福安白云山脚下,交通便捷,是闽东北亲水游线路的重要组成部份,2013年开始启动建设,主要由溪塔葡萄沟和虎头桃源两大景点组成。溪塔葡萄沟美在溪山秀丽,美在畲族风情,美在满溪...[详细]

白云山世界地质公园

  • 美妙神奇的“佛光”胜境。福安白云山以冰臼地貌著称于世,不过在地质博物馆里看到的介绍却是砾石在石孔中旋转打磨而成的。这里沿溪可见冰臼地貌。九龙洞应该是最壮观的。 电话 0731-85620666 门票 80元 开放时间 08:00—18:00 景点位置 福建省宁德福安市西北部穆云乡和晓阳镇境内...[详细]

福安冰臼群

  • 福安白云山冰臼具有规模巨大、种类齐全、形态类型丰富多彩等特征,是我国低纬度地区目前发现的冰臼群地质遗迹中保存最多、最好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景点位置 福建省福安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内...[详细]

武陵溪水利风景区

  • 武陵溪水利风景区以山水景观为主,武陵溪、长溪水映青山、波光潋滟、澄澈如镜;九榕公园虬枝苍翠,芙蓉李青翠欲滴,桐花素雅绚丽;区内林密草盛,空气清新,适宜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各类水禽的理想栖息地。风景区不仅生物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异彩纷呈,区内的长史古墓、宗祠帝宫、木拱廊桥等,无一不诠释着潭头镇悠...[详细]

福安乐善桥

  • 位于福建省福安市潭头乡棠溪村约2公里的棠溪上,是潭头通往上白石的古道桥梁。光绪年间(1875~1908年),由坦洋武举人施光凌独资建造。1955年,由政府重新修建。全长25米、单孔、宽5米、高18米,两岸桥基用方石砌造。桥身用杉木架设,上覆桥亭,桥面两侧有扩墙至亭檐,既充护栏,又可挡风雨,保护桥身免...[详细]

富溪补阙祠

  • 富溪补阙祠 年代:清 座落地点:福安市溪潭镇凤林村 简介:祀唐薛令之及历代祖先。唐光化二年(899)始建,清乾隆十八年(1753)重建,道光二十八年(1848)、咸丰八年(1858)重修。占地面积720平方米,坐东向西,依次有天井、戏台楼、天井、祠厅、祖堂。祠内保存“太子太傅”竖匾,清道光壬辰年(1...[详细]

桂林王氏宗祠

  • 桂林王氏宗祠位于福安市穆云乡桂林村,年代为清。 简介:始建明万历十三年(1585),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重建。坐西向东,由门楼、戏楼、祠厅、祖堂等组成,占地面积1612平方米。四座单体建筑均为穿斗、抬梁式梁架,以厢房、天井、围墙连成整体,屋面依次为牌楼式、歇山顶、悬山顶、悬山顶鹊尾脊;牌楼、戏...[详细]

廉村城堡

  • 廉村城堡位于福安市溪潭镇廉村,年代为明。 简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平面呈椭圆形,周长约1200米。东、西面共保存有3个城门,东墙外为河卵石铺设的泊岸,岸南端有明代修建的宽大石码头。城堡局部有残损,现保存南北长约450米,东西长约300米。城墙内部用土夯筑,外墙用块石和河卵石垒砌,墙基宽...[详细]

倪下塔

  • 倪下塔位于福安市甘棠镇倪下村,年代为宋。 简介:宋熙宁六年(1073)建,九层八角楼阁式实心石塔,通高6.85米。须弥座式塔基,每边长0.8米;塔身各层各面壶门内浮雕一佛像,塔檐为八面斜坡屋面和八道尖形角脊,脊端有横孔,悬挂风铎。塔刹为七层相轮,上接覆盆、葫芦顶。塔的造型承袭唐代砖塔风格,是研究北宋...[详细]

福安黄氏祠堂

  • 黄氏祠堂位于阳头,始建于宋代,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重建。清顺治十三年焚于火,仅留后近。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仿明建筑重建,乾隆十六年淹于水,乾隆三十三年再度重修,现为清仿明代建筑,是不可多得的宝贵文化遗产。 祠堂坐西向东,占地面积2516平方来。从东至西,依次为石牌坊(今已不存),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