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金陵大学难民收容所及遇难同胞纪念碑

  • 侵华日军--金陵大学难民收容所及遇难同胞纪念碑位于南秀村5号。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入南京城后,在城内进行了大屠杀,先后杀害中国同胞30万人,现址即为当年侵华日军杀害中国同胞的重要地方之一。金陵大学为安全区中的难民收容所之一,曾收容难民3万余人,但仍被日军搜出300多名青壮年被杀害,并...[详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煤炭港遇难同胞纪念碑

  • 侵华日军--煤炭港遇难同胞纪念碑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于1985年8月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悼念侵华日军--中在此遇难的同胞而建立。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纪念碑位于下关煤炭港江边。碑立于江堤防洪墙上,以防洪墙的一段为碑座,在堤、墙联接处斜塑一直径为30厘米的水泥花圈。碑长135厘米,宽90厘米,厚...[详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挹江门丛葬地纪念碑

  • 侵华日军--遇难同胞挹江门丛葬地纪念碑,于1985年8月由南京市人民政府建立。位于下关绣球公园内城墙边,为纪念埋葬在这里的遇难同胞而立。纪念碑碑文:挹江门附近,是侵华日军--中我遇难同胞尸骨丛葬地之一。从一九三七年十二月至一九三八年五月,南京崇善堂、红十字会等慈善团体先后六批,共收死难者遗骸五千一百...[详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中山码头遇难同胞纪念碑

  • 侵华日军--中山码头遇难同胞纪念碑此碑于1985年8月南京市人民政府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悼念侵华日军--的遇难同胞而建立。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纪念碑位于中山码头附近,紧靠江边。纪念碑碑身高465厘米,由3个通体雪白的“人”字紧连组成,象征南京30万遇难同胞的白骨。碑座高51.4厘米,由...[详细]

日本神社旧址

  • 日本神社旧址,位于中国南京市鼓楼区五台山1号,五台山体育中心东侧,原为侵华日军仿照日本东京--而建的南京神社,设计者为高见一郎,为同类建筑中规模最大的一处。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春兴工建筑,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年竣工。神社坐北面南,为砖木结构建筑,柱跗式台基、方形外廊柱、宽而矮的歇山顶、...[详细]

赛珍珠旧居

  • 赛珍珠旧居坐落在鼓楼区汉口路22号。 该建筑始建于1912年(设计师及施工单位均不详),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总体建筑面积为356平方米。该楼坐西面东,砖木结构,地面二层,地下一层,四坡顶,青瓦,楼顶建有老虎窗,大门口建有雨蓬,以四根古典风格的圆形立柱支撑。是一幢具有典型西洋风格的小洋楼。 191...[详细]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旧址

  • 民国时期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南京分行旧址位于建康路朱雀路(今太平南路)口,现为中国工商银行城南办事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与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新华信托储蓄银行均为江浙资本家集资创建,合称“南四行”。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成立的时间在“南四行”中为最早。其总行于1915年在上海建立;1917年在南京开...[详细]

水阳江水牮

  • 在南京市高淳区砖墙镇,有着国内罕见的古代护堤防洪水利设施,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水阳江水牮(jiàn)。始建于明代的砖墙镇水阳江的护堤水牮数量多,规模大,保存好,被誉为国内罕见的古代护堤防洪水利设施。它们屹立在水中600多年,阻挡、分流洪水的侵袭,并于2011年升级为江苏省级文保单位。 砖墙镇相国圩的水牮...[详细]

司徒雷登旧居

  • 司徒雷登旧居位于青岛路33-1号。 该建筑建于1935年,座西朝东,为西式风格,砖木结构,钢门窗、内楼梯,一楼门廊朝东,南部设外阳台、三楼老虎窗采光,青平瓦屋面、黄色水泥拉毛外墙。该产权原系何辑五(化名何慎一)所有。1946年7月,美国政府任命司徒雷登为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则选择此建筑为其公馆。 司徒...[详细]

孙中山旧居(中山楼)

  • 孙中山旧居(中山楼)位于汉口路9号(南京大学南苑)。 中山楼是一幢西式风格的别墅,占地面积约18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50平方米。该建筑高为两层,上有老虎窗,坐北朝南,灰色墙面,红色屋顶,砖混结构。一楼有柱式外置门廊,二楼有简易阳台,房顶有三个并排而立的老虎窗,其外表为红色。 孙中山自1912年1月...[详细]

汤恩伯旧居

  • 汤恩伯旧居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珞珈路5号。 该建筑建于1935年,西方现代建筑风格,有楼房1幢局部三层12间,新式平房3进10间,墙体红色,屋顶经色。该房产原为林宛文自建,汤伯恩于1946年任陆军副司令兼南京警备司令时以其妻王竟白之名从林处购得自住,解放后西南服务团,三野司令部行政处借用,现为省行...[详细]

唐生智旧居

  • 唐生智旧居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牯岭路21号。 该建筑建于1935年,西方现代建筑风格,楼房1幢2层12间,平房3进5间,墙体灰色,屋顶青色。 该建筑原系张居敬以其妻张王舜英之名登记产权,建成后唐生智租用三年。唐生智 (1890—1970) 国民革命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详细]

王文彦旧居

  • 王文彦旧居位于陶谷新村15号。 1945年底,王文彦以其子王祖德名义,购地700平方米,建有砖混结构的西式楼房1幢、西式平房1幢、防空洞1座及简易房和小型花园,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解放前自住,解放后因房主不在宁而由市房管局代管。目前,此处仍有主楼、平房各1幢,防空洞、花园各1座。其主楼坐北朝南,...[详细]

魏家村土墩墓群

  • 魏家村土墩墓群位于南京市溧水区。时代为西周—春秋。 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吴贻芳旧居

  • 吴贻芳旧居位于傅厚岗15号。 该建筑原为艾伟1935年兴建,坐北朝南,两层,为西洋别墅风格建筑,砖混结构,米黄色外墙,红色瓦面,建筑面积118平方米。另有平房1幢5间约60平方米。解放后吴贻芳曾居住在此。 吴贻芳故居,古朴雅致,庭院中有吴贻芳汉白身雕像,目光睿智,娴淑慈祥,吴贻芳纪念馆陈列着吴贻芳的...[详细]

吴良、吴祯墓

  • 吴良、吴祯墓在南京太平门外岗子村南京电影机械厂内。 吴良,定远人,初名国兴,因避朱元璋(名国瑞)讳,改赐名良。死后赠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中军都督,追封江国公,谥“襄烈”。吴桢,良弟,初名国宝,赐名桢,字幹臣。死后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追封海国公,谥“襄毅”。与吴良均为明初开国功臣。 吴良墓在厂区大...[详细]

武中奇旧居

  • 武中奇旧居位于鼓楼四条巷4号。 鼓楼四条巷4号建筑,始建于民国(具体时间不详),坐北向南,大门向西,为西洋别墅式风格建筑,楼高两层,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左右。 上海刚解放时,武中奇在上海工作。调到南京后,武中奇携家最早居住在老虎桥一带,后迁至新街口西南侧的铁管巷,再迁于湖南路附近的马台街。不久又迁...[详细]

下关电厂遇难工人纪念碑

  • 下关电厂遇难工人纪念碑位于中山码头附近的大唐南京下关发电厂大院中,是纪念45位在--中遇难工人的纪念碑,也是南京最早设立的一座侵华日军--遇难同胞纪念碑。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前,国民政府首都电厂副工程师徐士英等54名员工,奉命维持供电,继续留在电厂。12月13日,日军进城后,发电所内挤进大批逃...[详细]

萧融墓

  • 梁桂阳简王萧融墓,在南京市东北郊张家库西南,距甘家巷萧秀墓约2公里,据《六朝事迹编类》记载,萧融墓在建康城北10公里北城乡。 萧融,字宣达,梁文帝萧顺之第五子。南齐时历任豫章王行参军,鄱阳王行参军,太子舍人,江夏王主簿等职。齐永元三年(501),齐东昏侯萧宝卷诏令萧融随其兄萧懿饮药自尽,年30岁。中...[详细]

萧伟墓

  • 梁南平元襄王萧伟墓,在南京东北郊尧化门外周家山北家边,东距甘家巷约3公里。 萧伟,字文达,梁文帝萧顺之第八子。南齐时,历任晋安王参军,都督,雍州刺史。天监元年(502)封建安王。天监十七年改封南平郡王。累迁侍中,左光禄大夫,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中书令,大司马等。中大通四年(532)死,赠侍中,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