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靖墓

  • 宋韶关余靖墓位于韶关市武江区甘棠乡成家山。墓有半圆形封土堆,地面原设置的石雕无存。1982年香港余氏宗亲会捐款修墓,并重刻欧阳修撰的神道碑竖在墓右侧。余靖是宋仁宗朝谏官,官至工部尚书。 1960年韶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7月17日,余靖墓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余靖(10...[ 详 细 ]

鲶鱼转遗址

  • 鲶鱼转遗址位于曲江县周田镇西南面一处山岗的顶部与南坡,东临浈江。年代为夏商时期。遗址面积约两万平方米。1959年发现,1960年发掘90多平方米。发现有居址遗迹、木骨泥墙残块。出土陶器有罐、圜底釜、豆、圈足盘、器座、纺轮等。纹饰有绳纹、篮纹、曲折纹、方格纹、漩涡纹等。石器有斧、有段锛、梯形锛、凿、戈...[ 详 细 ]

珠玑石塔

  • 元南雄珠玑石塔位于南雄市珠玑镇珠玑古巷,建于元至正十年(1350年),为八角七级实心幢式石塔。全塔用17块红砂岩石雕刻成形后垒叠而成,高3.36米。基座为八角形,置于一古井之上,第一层为莲花座,座上的八角柱体有四大天王像浮雕和刻有“南雄路同知孙朝列重立,元至正庚寅孟冬”等字;第二层至第四层均为莲花座...[ 详 细 ]

走马岗遗址

  • 走马岗遗址位于韶关市五里亭良村。年代为商时期。1960年、1985年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曾两次进行发掘。发现不规则圆形竖穴窑两座,半地穴式居住址一处,有火塘、柱洞等遗迹。出土陶器有夹砂与泥质两类,器种有釜、罐、盘等,形制以圜底或圈足器为主。石器有斧、锛、铲、凿、刀、镞、戈、环等。遗物特征与曲江鲶鱼转...[ 详 细 ]

澄陂村遗址

  • 澄陂村遗址位于始兴县城南镇澄陂村北之墨江南岸。考古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1974年试掘。在沿岸100米断面有1米厚的文化层。出土泥质陶器罐、壶、尊、豆等,纹样以复线长方格纹、叶脉纹为主。石器有长身锛、有段锛、刀、矛、网坠等。在一个灰坑的底部发现1件打制的尖状石器。发现三处呈半圆形的灶坑遗迹,直径80...[ 详 细 ]

床板样墓群

  • 床板样墓群 位于曲江县乌石镇东面曲江县第四中学后面的山岗上。南距北江约500米。考古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面积2000平方米。1983年发现,广东省博物馆考古队于1987~1988年发掘,面积976平方米。清理墓葬共15座,均作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东西向,墓壁经火烧烤,个别墓以石块铺垫墓底。随葬品...[ 详 细 ]

大岩塘洞遗址

  • 大岩塘洞遗址 位于曲江县枫湾镇骑马石村后的石灰岩溶洞内。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所在的山,有四个溶洞,其中第二层溶洞发现遗物、化石。1号、2号洞有丰富的化石。3号洞采集到打制石器、牛的门牙化石。三洞出土化石计有:熊、犀牛、猴、鹿、猪、羊、濠猪、剑齿象、猕猴等。 1984年曲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 详 细 ]

拱桥岭遗址

  • 拱桥岭遗址位于韶关市曲江区樟市镇樟市村委拱桥岭村北面的山丘。年代为商周。1982年发现。遗址面积4000平方米。经试掘,文化内涵分两期。第一期文化发现有柱洞、灰坑遗迹。陶器多为泥质陶,可辨器类有尊、罐、鼎等,纹饰有重圈纹、云雷纹、曲折纹、方格纹、长方格纹、编织纹等。石器有梯形锛、镞以及一些经打击的石...[ 详 细 ]

澹归和尚墓塔

  • 澹归和尚墓塔 位于仁化县丹霞山海螺岩内。建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为六角形实心石墓塔。墓塔以座、身、刹三部分组成,高2.2米。六角形须弥座高0.75米,束腰刻莲花瓣纹。塔身高1.09米,北面楷体直书阴刻碑铭为“别传寺开山澹归释老和尚墓”。 澹归是别传寺开山祖师,俗姓金,名堡,字道隐,号卫公,杭...[ 详 细 ]

老虎头山遗址

  • 老虎头山遗址位于乐昌市城区西北2公里处。考古年代属青铜时代。遗址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内涵可分两期。第一期文化有陶器釜、鼎、罐、豆、纺轮等,陶器纹饰有绳纹、曲折纹、漩涡纹、方格纹、附加堆纹。石器有镢、锛、凿、铲、镞、戈、砺石等。文化特征与石峡遗址第三期文化基本相同。属青铜时代早期,即夏商时期。第...[ 详 细 ]

仁化普同塔

  • 普同塔位于仁化县丹霞山下层风景区锦石岩前方,建于清顺治五年(1648年),为锦石岩僧众所建。 塔平面八角形,三层,高3.6米,为楼阁式石塔,红砂岩石砖砌筑。塔正面基座前置石祭台和香烛台、石香炉。首层拱券形龛内嵌墓碑,楷体直书阴刻碑文“历代禅师之灵塔。”第二层下面中嵌长方形塔名碑,阴刻楷体横书“普同塔...[ 详 细 ]

始兴学宫

  • 始兴学宫 位于始兴县城东始兴中学校园内。据民国15年(1926年)《始兴县志》记载:学宫,始建于宋嘉定年间,后数易其址。现存建筑为清道光七年(1827年)改建。 学宫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东西总面阔39米,南北总进深94米,面积3666平方米。除大成殿基本保持原貌外,其余建筑均有不同程度改变。 大...[ 详 细 ]

下角垄遗址

  • 下角垄遗址位于翁源县坝仔镇芙蓉龙埂岽西坡。考古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汉代。遗址面积约3000平方米。广东省博物馆考古队于1985~1986年发掘170平方米。文化内涵可分两期。第一期属石峡文化,出土陶器有盘鼎、釜鼎、镂孔圈足盘、釜、罐等,石器有长身锛、梯形锛、有肩有段锛,纹饰中附加堆纹很丰富。发现碳...[ 详 细 ]

张子胄墓

  • 张子胄墓位于曲江县周田镇平铺村东山岗上。东、南、北三面山岗起伏,墓为西北向,远望是韶石和浈江。墓保存完整,正立面为半圆形,高2.3米,底宽2.95米,中间用侧砖砌出一条15厘米宽的横线,把正立面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半部高0.81米,面阔三间,左右两间各用一块0.7×0.81米的红砂岩砌筑,中间高...[ 详 细 ]

中镇村遗址

  • 中镇村遗址位于始兴县城南镇中镇村西面。考古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1975年试掘。清理两个灰坑。在文化层0土陶器有钵、釜、鼎足、圈足器等,纹饰有绳纹、曲折纹、漩涡纹、五重圈点纹等。磨制石器有斧、锛。按其文化特征,可归属石峡文化。 1990年始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城南镇:城南镇原系华夏古陆,...[ 详 细 ]

北江农军学校旧址

  • 北江农军学校旧址位于韶关市建国路,原是清代都司衙门,建筑面积633平方米,1926年10月中共北江特委在此成立培养农运军事干部的学校。由中共北江特委成员、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生朱云卿任主任。该校以军事训练为主,共办了两期,培训了学员400多人,成为北江农军和农运的骨干力量。1927年广州“四·一五...[ 详 细 ]

长江镇红军标语

  • 长江镇红军标语 (一)标语书写在长江镇锦江村肖开寿(肖为长征时期留下的连队卫生员)家厅堂墙壁上。高1.60米,宽3.5米,字径8×8,14×13,墨汁书写,书于1932年。 内容是: 欢迎白军弟兄来当红军 红军是工农的军队 白军是军阀的军队 红军╳╳╳三支部 红军推翻国民党政府 [红...[ 详 细 ]

城口镇地方坪村红军标语

  • 城口镇地方坪村红军标语 标语书在城口镇地方坪村一农户的墙壁上。墨汁书写,共5条。字径(一)8×8 9×11(二)8×8 9×11 (三)13×12 (四)9×13 (五)8×8 10×15 以上标语除(四)外,其余均书写于1934年10月11日。 内容是: 红军是工农的军队 白军是军阀的军...[ 详 细 ]

城口镇红军标语

  • 城口镇红军标语 标语书写在城口镇恩村村委会一扇大门的内墙上,高1.84米。宽1.56米,字径5×8,12×9(单位厘米,以下同),墨汁书写,书于1932年。 内容是: 纪念[五一]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纪念[五一]拥护苏维埃劳动法 纪念[五 ]、[五四]、[五九]拥护苏维埃中央政府 ...[ 详 细 ]

广东省农民协会北江办事处旧址

  • 广东省农民协会北江办事处旧址位于韶关市下后街四邑同乡会会馆。为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布局平房,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今为建国路小学校址。 广东省农民协会为了加强北江各县农会的领导,于1926年1月在此设立北江办事处。与中共北江特委、曲江县农民协会、广东妇女解放协会韶州分会、青年团等组织一起办公。 ...[ 详 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