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古城墙

  • 肇庆古城墙位于宋城路,地处肇庆城区中心。 据史料记载,肇庆始为土城墙,宋政和三年(1113年)将土城扩大,并筑为砖城。该城墙历史上虽然历尽沧桑也经过20多次修葺,但城墙和城门位置未改。宋代始建的城墙至今仍然保存完整,全国罕见。 城墙周长2801.2米,高6.5—10米不等,宽8—18米,平面...[ 详 细 ]

阿坡岩摩崖石刻

  • 阿坡岩摩崖石刻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黄岗街道办事处七星岩景区(社区)阿坡岩上,共有明代及现代石刻109则,其中明1题,现代108题。主要分布在阿坡岩东南及东北山脚。字体、文体齐全,内容丰富。其中以明代石刻“禾后岩”较为珍贵,高0.43米,宽1.2米。阿坡岩摩崖石刻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价值,,是七星岩...[ 详 细 ]

华表石摩崖石刻

  • 华表石摩崖石刻位于德庆县回龙镇。华表石,又名锦石山、锦裹石。 明万历初年,瑶民-,明王朝遣两广总督凌云翼亲率大军在罗旁一带平定瑶乱。平息后,见罗旁对面之石山,如巨大华表直插云天。于万历七年(1579年)时已升任南京兵部尚书的凌云翼,命人在石山南崖峭壁上刻上“华表石”三个大字及四行题款128字以纪功。...[ 详 细 ]

封开大梁宫

  • 明封开大梁宫位于封开县渔涝镇扶学村。始建年代不详,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重建。大梁宫为砖木建筑,单檐歇山顶,屋面平缓,屋檐有升起,面宽、进深各五间,通面宽15.48米、通进深14.8米。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木构架,采用月梁、叉手等早期做法。五架梁为抬梁式,七架梁及椽栿为穿斗式。檐柱出一丁头承挑檐檩,...[ 详 细 ]

鼎湖山摩崖石刻

  • 唐—民国肇庆鼎湖山摩崖石刻位于肇庆市鼎湖山。分布于天溪风景区上庆云寺路边石壁、往飞水潭路边及潭的四周石壁和云溪风景区内石壁,共76题,分述于下: 云溪风景区内石刻31题。其中唐代1题,位于老龙潭侧涅槃台石壁,题字为“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八字。年代较古,价值较大,为唐刻之珍品。清代1题,建国后16题...[ 详 细 ]

高要文明塔

  • 明 高要 文明塔 位于高要市南岸镇的镇塘岗,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肇庆知府郑一麟为振兴文风而建。因与肇庆府学宫文明门隔江相对,故名文明塔;又因建在镇塘岗,俗称镇塘塔。相传,凡塔上空乌云翻滚,肇庆必生风雨,故又称雨云宝塔。塔平面六角形,塔身外观七级,内13层,高45米,为穿楼阁式砖塔。塔基为石砌...[ 详 细 ]

蚬壳洲遗址

  • 蚬壳洲墓群位于肇庆市鼎湖区桂城龙一村东北面,南距西江300米。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偏早阶段。遗址面积两万多平方米。1984年发现,1986年与1987年两次发掘共378平方米。遗址的第四、五层为文化层,其中第④层含大量的贝壳。清理墓葬27座,发现人骨架31具,大部分为单人葬,也有双人合葬和三人合葬。...[ 详 细 ]

龙山宫

  • 明 德庆 龙山宫 位于德庆县官圩镇社咀山上。现存“龙山宫圣妃铁钟”,记载该宫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月吉日立”,属龙母行宫。历史上,每年农历五月龙母诞期间,当地有“舞旱龙”、“祀龙母”、“赶龙船圩”的习惯,活动完后,将道具放置龙山宫耳房保存。宋代,康州境内的龙母行宫达300多所。 龙山宫坐东...[ 详 细 ]

三洲岩摩崖石刻

  • 北宋—明德庆三洲岩摩崖石刻位于德庆县九市镇三洲岩洞内。石刻始于宋,盛于宋、明,清后少见。在原有174人次题刻中,宋明石刻占106题,其中名人石刻有60多题,大部分题刻见载于清光绪《德庆州志·金石》,因风雨侵蚀剥落及其它原因,现仅存86题。最早的为宋庆历三年(1043年)转运使马寻与皇祐二年(1050...[ 详 细 ]

石峒摩崖石刻

  • 石峒摩崖石刻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黄岗街道办事处七星岩景区(社区)石峒内外,共有宋至清及年代待考石刻15题,其中宋1题,元1题,明4题,清3题,不详6题。2001年,七星岩摩崖石刻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分布于石峒内外。其中以石峒顶部的宋代石刻“定山石室”及“太极洞”最为珍贵。石峒摩...[ 详 细 ]

泰新桥

  • 明 封开 泰新桥 位于封开县平凤镇平岗村。据民国年间《封川县志》载:“嘉靖十二年(1533年)邑人陈时用等募缘修建,长十余丈,阔一丈,上覆以亭”。清嘉庆年间重修。现桥屋梁底仍有重建时的题记。 桥为梁柱式廊桥。桥长10.89米、宽3.4米。桥上有涵盖全桥的桥屋。桥屋面宽三间,进深三间,歇山顶。抬梁式梁...[ 详 细 ]

大造宫

  • 大造宫 位于封开县平凤镇平岗村马埌,始建于唐,明重建。大造宫原为两进院落式布局,前座及左右两边廊道被拆除,现仅存门楼、后殿和两侧围墙。后殿为单檐硬山顶。面宽三间12.64米,进深五间11.68米。梁架为穿斗与抬梁相结合形式。梁枋砍杀成月梁。驼墩造型风格不一。月梁下皮雕有卷草花纹。柱头隐刻成圆盘形枦斗...[ 详 细 ]

罗沙岩遗址

  • 罗沙岩遗址位于封开县河儿口镇庙边村后山,洞口朝西北,距地面2米。年代为旧石器时代中期至晚期。1978年8月发现,1991~1993年2次发掘。遗址第二层出土一枚人牙齿化石,属晚期智人;24件打击石制品,原料为安山岩,器身有啮齿类动物啃咬痕迹,器类有刮削器与石片;有少量动物化石,经铀系法测定,年代为距...[ 详 细 ]

罗髻岩遗址

  • 罗髻岩遗址位于封开县莲都镇北面约1公里的一座石灰岩孤峰西北面洞口右侧岩厦。年代属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或称中石器时代。洞口与洞外地面水平连接。灰褐色砂粘土胶结堆积中含烧骨、炭屑、螺蚌壳,出土砾石打击石制品10多件,器类有砍砸器、石片等,形态特征与封开黄岩洞遗址所见相接近,伴生哺乳动物群有4...[ 详 细 ]

茅岗遗址

  • 茅岗遗址位于高要市金利镇茅岗村茅岗山南北面的山脚下。年代为青铜时代早期。遗址面积两万多平方米。1978年发掘。文化层厚约1米。堆积中含大量贝壳及动物遗骸,包括有蚝、蛤、螺和猪、牛、鹿、羊、象、刺猬、青鱼、龟、鳄等。部分动物已属家养。还有两个个体的人类遗骸。发现干栏式木构建筑,有三组,平面为长方形,分...[ 详 细 ]

莫宣卿墓

  • 莫宣卿墓位于封开县渔涝镇锣鼓岗,墓始建于唐朝,历代有重修。墓向西南,墓为太师椅形,正中墓碑高86厘米、宽40厘米,刻有“唐朝状元讳宣卿莫公大人之墓”,碑前有拜台,墓台前后占地约100平方米。1988年,其后裔及各方人士捐资重修。建有砖石牌坊,为四柱三间三楼式,两边设耳房。牌坊上横书“岭南首魁状元莫...[ 详 细 ]

塘角嘴遗址

  • 塘角嘴遗址位于封开县杏花镇利宅村塘角嘴山。考古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面积1. 2万平方米。1982年发现,同年及1990年两次进行发掘,面积800平方米。出土陶器釜、罐、豆、盘、鼎足、器座、拍、器盖等,其中鼎足数量多,型式多样。纹饰有绳纹、曲折纹、长方格纹、双线方格纹、方格凸点纹。石器有锛、镞、...[ 详 细 ]

乡贤牌坊

  • 乡贤牌坊 位于封开县南丰镇侯氏宗祠前面。是清初侯村族人为纪念乡贤侯应遴而建。为八柱三门三楼木石牌坊,高约5.6米、通面宽7米、深2.08米,歇山顶,绿琉璃瓦剪边,脊饰鸱吻。如意斗拱挑檐。柱为方形花岗岩石质。明间两柱阴刻对联:“鸢喜天飞,杨翊清芬荣绰楔;鱼欣渊跃,昭彰雅化耀灵祠”,坊额为“鸢飞鱼跃”。...[ 详 细 ]

垌中岩遗址

  • 垌中岩遗址位于封开县渔涝镇河儿口村北面,洞口相对高程15米。年代为旧石器时代中期。铀系法测定年代为距今14.8万年±1.3万年。1978年发现,1989年发掘,面积12平方米。堆积厚2米。在洞内左支洞胶结堆积0土两枚人牙齿化石,形态粗壮,沟纹和小嵴多,表现出较多的原始性,属早期智人。伴生动物群有6目...[ 详 细 ]

高要巽峰塔

  • 高要巽峰塔俗称乌榕塔。位于高要市南岸街道乌榕村乌榕山。明天启四至七年(1624~1627年)建。该塔位于旧府衙东南方,为“巽”位,故名巽峰塔。 为穿壁绕平座楼阁式砖木塔,平面八角形,外观七级,内13层,高39.2米。塔身各层腰檐与平座均以菱角牙子砖与线砖叠涩挑出。塔腔内设有神龛。底层对边距10.25...[ 详 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