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东报》报社旧址

  • 《新浙东报》报社旧址 1943年《新浙东报》创办,改版了于1942年创办的《时事简讯》,成为浙东区委机关报,区党委成立了谭启龙、何克希、张文碧、张瑞昌、江岚为成员的五人党报委员会。第一版刊登新华社重要电讯和中共中央重要指示。报道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要闻,并经常发表浙东抗日根...[ 详 细 ]

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旧址

  • 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旧址 干校于1944年10月建立,是在原新四军教导大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和延安的“抗大”属同一种模式,如同现在的中央党校和地方党校一样,与浙东行政公署在同一个三合大院,大院内的天井是军政干校的露天课堂,室内课堂面积180平方米。军政干校在极其艰苦、简陋的战争环境中,同样具有十分规...[ 详 细 ]

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 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县级市)梁弄镇狮子山。 1942年9月,中共浙东区委提出“坚持三北,开辟四明”的方针后,谭启龙、何克希、张文碧等率区党政机关和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第四支队挺进四明山。1943年4月攻占四明山重镇梁弄后,中共浙东区委和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迁至梁弄,至此,梁弄成为...[ 详 细 ]

中共浙东区委旧址

  • 浙东区委旧址,在余姚市梁弄镇横堪头。中国0浙东区委员会1942年7月(一说8月)成立于三北,下辖三北、四明、会稽、浦东四区的地委,统一领导浙东地区的党、政、军工作。1943年4月下旬进驻梁弄。旧址是一木构旧式民房,有正屋9间,厢房4间,都有楼。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第一次浙东人民代表大会、鲁迅学...[ 详 细 ]

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 AAAA级景区

  • 抗日战争时期,四明山是全国19块根据地之一,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曾有无数革命志士在这里抛头颅洒鲜血,留下了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0浙东区委旧址、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政治部旧址、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浙东行政公署、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旧址等众多红色革命遗迹,创造了中国0带领人民抗日救国、拯救...[ 详 细 ]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

  •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位于余姚市梁弄镇晓岭街“小源和”。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和浙东革命根据地的军事指挥中心。现为余姚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宁波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原址现开辟为新四军浙东纵队史料陈列室。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是目前我市保存相当完好又颇具地方建筑特色的...[ 详 细 ]

浙东敌后各界人民临时代表会议旧址

  • 浙东敌后各界人民临时代表会议旧址在梁弄镇东北的原正蒙学堂。正蒙学堂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是由黄守斋先生创办的一所著名学校,校名目正蒙,有“蒙以养正,匡扶正义”之意。校舍分前后两进,座北朝南,依次为月宫形大门、天井、前进七开间平房,天井,东西厢房,后进五开间平房,后进小厢房各五间,四周围以围...[ 详 细 ]

重建四明山革命武装旧址

  • 草茅庵,位于余姚市洪山乡余鲍陈村约2.5公里的山岗上。是一座较为典型的庵堂建筑,座东朝西,九开间木结构正殿,通面阔32.75米,通进深8.9米。抬梁式梁架,硬山屋面,系清末建筑。 草茅庵是四明地区迄今为止保存较好,建筑特色较浓厚的一处宗教建筑。更是浙东革命斗争史上著名的草茅庵重建革命武装旧址。194...[ 详 细 ]

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群 AAA级景区

  • 以余姚梁弄为中心的四明山革命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十九块根据地之一,解决战争时期江南七大游击区之一.被党和国家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被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省旅游局命名为“浙江省百万青少年红-旅经典景区”。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中国共产党...[ 详 细 ]

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 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位于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设在中共浙东区委旧址内。该建筑为木结构清末民居,正楼坐东面西,七楼七底,左右厢房各两楼两底,中间为庭院,四周围以围墙。1943年至1945年,中共浙东区委员会和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在此办公。创建了浙东革命根据地,领导浙东人民与敌、伪、顽进行了不屈不挠...[ 详 细 ]